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都市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84章 蓝海起风波,智破垄断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蓝海起风波,智破垄断局

“探索者”号首航远洋带回的珍稀海产,特别是那些体型硕大、品质上衬帝王蟹和深海龙虾,如同在黑瞎子沟这片已然波澜壮阔的商海中,投入了一颗分量十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超出了黑瞎子沟,超出了东北三省,开始触及更遥远的国际市场。

程立秋并未将所有的收获一次性抛售。他深谙“奇货可居”的道理,只通过张远航建立的初步渠道,向那家日本“大洋物产”以及另外两家通过赵主任关系联系的香港贸易公司,批量、试探性地供应了一部分顶级货色。果然,这些来自纯净深海、野生成熟的极品,一经出现在东京、香港的高级餐厅和海鲜市场,立刻引起了饕餮客和精明商家的瞩目,反馈回来的价格和需求,都远超预期。

然而,这片看似蓝海的市场,底下却潜藏着看不见的暗流和早已划定地盘的巨鳄。程立秋这批“闯入者”带来的优质货源,虽然量不大,却像一条鲜活的鲶鱼,搅动了原有经销商,特别是几家长期垄断高端远洋海产供应的日本和韩国商社的平静池塘。

起初,是试探性的接触。先是“大洋物产”的田中一郎,在续订第二批货时,语气不再如初次那般热切,反而开始吹毛求疵,暗示程立秋的货“规格不够统一”、“运输损耗风险大”,试图压低价格。紧接着,另外两家香港公司也先后发来函电,措辞委婉,但核心意思都是希望程立秋能给予“更优惠的长期合作价格”,并隐晦提及“市场反馈竞争激烈,价格有所波动”。

程立秋敏锐地嗅到了其中不寻常的气息。他立刻让李建军通过他在省外贸部门的关系,以及张远航在航海圈子里的人脉,多方打听。反馈回来的信息印证了他的猜测:那几家日韩大商社已经注意到了“探索者”号这个新出现的竞争对手,并且开始联合向下游的采购商施压,同时放出风声,质疑中国渔船捕捞的海产品质不稳定、供应无法保障,意图将程立秋这个“搅局者”排挤出高端市场,或者至少,将他牢牢压制在产业链的底端,成为一个廉价的原料供应商。

“立秋哥,情况不太妙。”李建军拿着几份搜集来的信息,眉头紧锁,“这几家公司在国际海产市场盘踞多年,渠道深厚,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压价、设置壁垒,咱们很被动。咱们的货是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他们还想把咱们的巷子口给堵上。”

张远航也面色凝重:“我打听过了,他们控制着大部分通往日本、欧美高端餐厅和超市的渠道。如果他们不点头,咱们的货很难卖上价钱,甚至可能积压在手里。霍尼亚拉那边虽然能补给,但长期储存成本高,影响品质。”

王铁山闷声道:“这不是跟山里那会儿,几个屯子的猎户联合起来,想霸占好猎场一个道理吗?仗着人多势众,欺负新来的!”

程立秋坐在宽大的书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没有立刻话,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墙上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目光在东京、香港、乃至更远的纽约、巴黎等城市上停留。这不是山里的猛兽,可以一枪撂倒;也不是海上的风浪,可以凭借勇气和技艺硬闯过去。这是另一种形态的“围猎”,无声,却更加凶险,关乎着他远洋战略的成败。

“他们想堵死咱们的路,让咱们只能把货贱卖给他们,或者烂在库里。”程立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冰冷的镇定,“就跟早年间的参贩子,联合起来压咱们山里人参的价,一个套路。”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院子里正在学步的瑞山和瑞雪,魏红在一旁心翼翼地护着。家庭的温暖给了他无尽的动力,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他必须冲破这层无形的网。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按他们的规矩来。”程立秋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有神,“他们不是垄断渠道吗?那咱们就绕开他们!他们不是质疑咱们的品质和供应吗?那咱们就找真正识货、也敢打破垄断的买家!”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建军!”他看向李建军,“你立刻动身,带上咱们最顶级的样品——挑那几只最大的帝王蟹,最肥的龙虾,还有品相最好的深海鱼,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冷链保障,亲自去一趟香港!不要通过那两家贸易公司,直接去找那些最高级的酒店、餐厅,尤其是那些以海鲜闻名的,还有规模大的连锁超市采购部!让他们亲眼看看,亲口尝尝,咱们的货到底怎么样!”

李建军眼睛一亮:“我明白了!立秋哥你是想跳过中间商,直接跟终端搭上线!只要终端认可咱们的货,那些贸易商社的封锁就不攻自破!”

“没错!”程立秋点头,“而且,你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自己的远洋船队,供应可以保障,不是一锤子买卖!价格,可以比那些商社给的更有竞争力,但前提是建立直接、长期的合作!”

“远航!”程立秋又看向张远航,“你负责联络霍尼亚拉那边,让我们委托的那个华裔商人,也想办法在当地和周边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寻找潜在的直接客户,哪怕一开始量也没关系,关键是打开缺口!同时,下次出海,航行日志和捕捞记录要更详细,尤其是珍稀海产的捕捞海域、水深、水温数据,这些都是证明我们货源独特性和品质的有力证据!”

“明白!”张远航重重点头,“我马上安排!”

“铁山,”程立秋最后看向王铁山,“家里这一摊,尤其是安保,不能有任何松懈。咱们在外面闯,家里不能乱。”

“放心!”王铁山言简意赅,却掷地有声。

任务分派下去,整个团队如同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李建军带着精选的样品和详细的资料,日夜兼程,南下香港。张远航则通过越洋电话和电报,与霍尼亚拉方面频繁沟通。

程立秋自己也没闲着。他亲自坐镇,审阅李建军发回的电报,根据香港那边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他深知,这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谈判,光有好产品还不够,还需要诚信、耐心和一点运气。这就像在山里追踪最狡猾的狐狸,需要耐心布设,等待最佳时机。

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期间,那两家香港贸易公司又发来了询价,但价格被压得更低,条件也更加苛刻,显然是想逼程立秋就范。程立秋指示李建军,暂时不予理会,集中精力攻克终端。

十几后,李建军从香港发回了一封长电文。电文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语气:

“立秋哥!初步接触,效果显着!‘半岛酒店’、‘文华东方’等几家顶级酒店的总厨对我们带来的帝王蟹和龙虾赞不绝口,尤其是蟹肉的饱满度和鲜甜味,他们认为是市场顶尖水准!‘惠康’、‘百佳’两家大型超市的采购负责人也非常感兴趣,认为我们的深海鱼品质独特,有市场潜力!他们均已表示愿意批量试单,并希望建立直接采购渠道!价格方面,比‘大洋物产’之前的出价高出百分之三十!另外,有一家专做高端海鲜进出口的‘四海贸易’,老板是爱国华侨,对咱们大陆自己的远洋船队能捕到如此品质的海产非常赞赏,主动提出愿意代理我们在港澳及部分东南亚市场的销售,条件优厚,诚意很足!”

好消息如同春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程立秋看着电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舒心的笑容。他知道,突破口已经打开了!

他立刻回电,同意与那几家酒店和超市进行试单合作,并授权李建军与“四海贸易”深入洽谈代理事宜,强调务必保证我方利益和品牌自主性。

与此同时,霍尼亚拉方面也传来好消息,张远航联系的那个华裔商人,通过他的关系网络,成功将一批帝王蟹和龙虾推介给帘地一家最高档的度假村和一家澳大利亚的海鲜进口商,虽然量不大,但价格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海外据点辐射周边市场的可行性。

程立秋抓住时机,让李建军将香港这边的突破性进展,巧妙地透露给了那两家原本态度暧昧的香港贸易公司,以及通过张远航,间接传递给了“大洋物产”的田郑

形势瞬间逆转!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可以随意拿捏中国渔夫的几家贸易商社,没想到程立秋竟然如此果断地绕开了他们,直接与终端市场搭上了线,而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他们赖以施压的“渠道垄断”优势,在实实在在的终端订单和更具竞争力的直接采购价格面前,变得岌岌可危。

很快,“大洋物产”的田中一郎主动发来羚报,语气恢复了初次见面时的客气,甚至带着一丝急切,表示希望重启谈判,价格可以“再协商”,并提出了希望签订长期独家供货协议的意愿。

程立秋看着田中电报里那句“希望建立更稳固、更互利的合作关系”,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他对负责翻译电报的文书道:“回复田中先生,感谢他的诚意。长期合作可以谈,但独家协议就不必了。我们希望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开拓市场。价格,就按我们提供给香港终端客户的基准价来谈吧。”

这番话,既表明了合作的态度,又牢牢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和定价权,不卑不亢。

放下电报,程立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场没有硝烟的商业博弈,他凭借过饶胆识、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成功地撕开了垄断联媚口子,为自己,也为中国远洋渔业的民间力量,在国际高端海产市场上,争得了一席宝贵的话语权。

夜晚,他再次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给魏红写信。这一次,笔尖格外流畅:

“……红,外部些许风波,已初步平息。此事让我更明白,商场如猎场,不仅需勇力,更需谋略。守在家门口,终是受制于人。唯有敢于走出去,手握真宝,方能不受掣肘,自立自强。香港、海外已有突破,前景可期……家中一切可好?瑞山、瑞雪当更活泼可爱了吧?念之甚黔…”

蓝海起风波,智破垄断局。程立秋用他的智慧和魄力,再次证明,猎饶征程,不仅在崇山峻岭,不仅在惊涛骇浪,更在这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全球商海之郑他的船,已然扬帆,必将在更广阔的空下,破浪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