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1章 第2节3 芭pā,“拂桐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第2节3 芭pā,“拂桐芭”

芭pā,通“葩”。花。《大戴礼记·夏正》:“拂桐芭。”(拂:拂拭。)

我们来深入解析《大戴礼记·夏正》职拂桐芭”这一记载。这句简洁的文本背后,蕴含着一部古老的历法,以及华夏先民与自然同频共振的智慧。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 原文:

三月:参则伏。摄桑。委杨。?羊。?则鸣。颁冰。采识。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祈麦实。拂桐芭。

> (节选自《夏正·三月》)

· 关键注释:

· 拂:轻轻擦拭、拂拭。在这里引申为触碰、轻抚,形象地描述了梧桐花蕾初绽、仿佛被春风拂开的动态。

· 桐:指梧桐树。

· 芭:这是一个通假字,同“葩”,意为花、花蕾。因此“桐芭”即“桐葩”,就是梧桐树的花。这与唐诗职芭叶”指芭蕉叶不同,需注意区分。

· 白话翻译:

到了三月:参星在黄昏后隐没不见。整理桑树。杨柳茂盛地垂下枝条。喂养羊群。麋鹿开始鸣剑官府分发冰块。采摘草药。妇女和孩子们开始养蚕。专心从事蚕室的工作。祈祷麦子能结出饱满的颗粒。这时候,梧桐树也开始绽放它的花朵。

着作介绍

《大戴礼记》 与 《夏正》

· 《大戴礼记》:又称《大戴礼》,是西汉礼学家戴德 编选的一部儒家经典汇编。它和其侄戴圣编选的《戴礼记》(即今通行的《礼记》)齐名,但后来《戴礼记》影响更大,《大戴礼记》则一度散佚不全。

· 《夏正》: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式历书,被认为是夏代历法的遗存,因此冠以“夏”名。它由戴德收录进《大戴礼记》中,得以流传至今。其内容极其古朴简洁,按一年十二个月份,记载了每个月的星象、物候、气象以及相应的农事、政事活动。

内容介绍

《夏正》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了一个 “文-物候-农事”三位一体的生活指南。

1. 星象坐标:通过观察黄昏和清晨时特定星辰(如参星、北斗等)的位置变化,来确定月份,如同在空中树立了一个个时间坐标。

2. 物候信号:记录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周期性现象,作为更具体、更贴近地面的“活日历”。例如:

· 正月:启蛰(冬眠动物苏醒)、雁北飞、田鼠出

· 二月:剥蝉(剥鳝鱼皮,用于祭祀)、昆蚩(虫开始活动)

3. 生产活动:根据星象和物候的指示,安排相应的农业生产和国家治理。

· 农业:摄桑(整理桑树)、祈麦实(祈祷麦收)、种黍

· 畜牧:?羊(喂羊)

· 政事:颁冰(夏季将至,官府分发藏冰以消暑)

“拂桐芭”正是三月物候的一个典型信号,它告诉人们,梧桐花开,意味着春意正浓,气温稳定回升,是进行一系列春耕春种和蚕桑活动的重要时节。

寓意解析

“拂桐芭”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1. 人合一的宇宙观:它体现了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仔细观察、倾听并顺应自然的节律。

2. 见微知着的观察智慧:先民们能从一朵梧桐花的开合中,解读出季节变迁的密码,并指导宏大的农业生产。这是一种基于长期观察的、极其精密的实用科学,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3. 顺应时的生存哲学:“拂桐芭”是一个信号,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合于时”。该耕种时耕种,该收获时收获,一切行动都要踩在自然的节拍上。这是一种 “不违农时” 的生存法则,也是国家治理(如“颁冰”)的基础。

结合现实论述

在当今这个被空调、人造光和全球化供应链所定义的时代,《夏正》与“拂桐芭”的智慧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1. 对现代“自然缺失症”的疗愈:

我们多数人生活在“恒温的盒子”里,对季节的感知变得迟钝。我们通过气预报知道温度,却不知道梧桐何时开花,燕子何时归来。重拾《夏正》的智慧,是让我们重新与脚下的土地建立连接。周末去公园散步,观察植物的萌发与凋零,记录身边的物候变化,这不仅能缓解压力,更能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恒定的自然锚点。

2. 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启示:

《夏正》是一部原始的“可持续发展指南”。它教导我们,向自然索取必须遵循其固有的节奏。这种思想正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剂良方。现代生态农业强调的“应季而食”,城市绿化提倡的“乡土植物”,其核心精神都与“拂桐芭”所代表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夷古老智慧一脉相常

3. 在个人生活与时间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推崇“全年无休”和“高效能”,但这常常违背了饶生理节律与自然节律。我们可以从“拂桐芭”中获得启发,为自己的人生建立一份“个人物候历”。

· 春(拂桐芭):象征萌发与开始。适合启动新项目、学习新技能,像万物一样充满生机。

· 夏(蝉始鸣):象征成长与繁盛。是全力以赴、发挥潜能的时期。

· 秋(禾那):象征收获与沉淀。是总结成果、分享经验的季节。

· 冬(水泉动):象征蛰伏与内省。适合规划、休整,为来年积蓄力量。

> 尊重这种生命的节律,而非强行对抗,或许能让我们活得更从容、更高效。

结语

“拂桐芭”,不仅仅是一次对花朵的轻抚,更是先民对地万物的一次深情叩问与聆听。它来自遥远的夏商,却依然能叩动今我们的心弦。在科技赋予我们强大力量的同时,这份古老的历法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自然最基本的敬畏与感知。当我们能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依然敏锐地察觉到梧桐花开的信号时,我们便不仅在延续一种古老的文化,更是在为现代生活寻回一份应有的从容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