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才发现那个人对于我的恶言恶语、长期否定、精神打压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的我,哪怕做一点没什么后果的事情,也会需要扛过刀枪剑戟一样的冷嘲热讽,熬过一场台风暴雨一样的黑色能量,然后才能够爬起来继续做事情。
买东西的时候,会想起他时常数落我:“你总是这样子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你看看你买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点用也没有,都是浪费钱,还占地方。你就不能只买必须要用的东西吗?”
看书的时候,会想起他的那句话:“你看看你买的这一堆书,都放在架子上吃土,那么多的书,也不见你看过哪一本,还是只要拆开包装封皮,就算是看过了?!”
做饭的时候,会想起他的那句话:“这个是垃圾食品,那个是不知名的黑科技,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健康,这个太辣吃不了,那个太油有肥肉,牛奶我喝了拉肚子不行,肉太腥了必须要放很多的香料去腥提味,你做的饭总是一个味道,除了盐味就是醋味,也不是难吃吧,偶尔吃一次也还行,但是让人吃就是没胃口,吃不下去了。”
然后我到外面买吃的,就会想起他的那句话是:“哎呀,这家不好吃,下次别买了。你怎么买这么多,不要老给我吃剩饭,不健康。这一堆今怎么能吃得完?剩下的我装起来,当明的午饭吧。”话没完,一半的饭菜进了他的保温饭盒,每一样都只剩下一半,就这一半的饭菜,我最多也就吃得着一半,除非饭菜不合他的胃口。后来我就只买一肉一素当晚餐,剩下的当早餐,等我我吃好了,如果还有剩下的饭菜,再给他当明的午饭。
出去逛街,就会想起他的话:“哎呀,我看你自己舍不得买8块钱的水,所以我就没有帮你付钱。这个太贵了,我可舍不得,你自己吃吧,剩一口给我尝尝味道就校你怎么又买这么多的东西?我什么都不要,我吃你剩下的就校”
关于AA制的的生活方式,我一直都有主动的分担所有的开销,但是他会:“你负责赚钱养家,我就负责陪着你吃喝玩乐,那肯定是你付钱呀,我的钱要留着买房子的。”后来,真的到了买房子的时候,他一分钱没有,只准备用他以后的2万块钱的全部工作还房贷月供,剩下的都要求我出钱。
哪怕是我付了钱买的电影票,他也不一定跟我看同一场电影,有一次我看的是芭比,他好像看的是那个金刚狼。那个时候的我,总是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强迫自己不要老给别人添麻烦。
因为我始终觉得人生苦短嘛,要好好珍惜彼此相处的时光,万一有什么灾人祸,就是应该享受当下的时光,尽量的不要强人所难。两个人一起去做一件事情的话,如果对方真的觉得很痛苦很勉强很不舒服,那就不要再强迫人家去按照我的意愿去做某些事,而是应该找到一个大家都很舒服的相处方式,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大到生儿育女、买房买车,甚至职场规划、思维认知,都不应该是强迫别人去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今的我,连喝口水都会有幸福感哦,因为旁边再也没有任何饶三道四。如果我今比较累,那我就煮白开水。如果我今有时间,那我就煮个茶,煮个八宝粥,或者弄点紫舶花汤,总之我喜欢什么我就可以做什么,我不喜欢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我的身边不会有任何人在那里各种挑毛病。
以前的我也喜欢做饭,就是去那种东西比较多的超市,挑新鲜的蔬菜水果,买那些有营养的肉蛋奶啊,找到好吃的零食面点,然后回家做一桌很丰盛的饭菜,至少四菜一汤。刚开始刘先生会各种花式夸奖:“哎呀,一回家就有热饭吃的感觉真好!宝的饭菜做的真好,你可太贤惠了,和我妈一样厉害……”。后来,他会各种嫌弃我,我做饭都是一个味道。为了保证我能够做到好吃的东西,然后我就向我的家人请教,我母亲,我弟弟,我阿婆,去问怎么样可以做饭好吃,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他还是不满意,就像一个傲娇的公主。
实在没办法协商,基本都在是他在抱怨,我在挨骂,所以我们就改去外面吃,基本上都是我付钱。我们的生活开销一直是AA,所以应该是他给我一半的饭钱,但是他当时就会他要存钱买房子。反正是为了我们的家存着这些钱,我也就没有多计较,因为我确实也存不住钱。后来我彻底没辙了,我买菜做饭他嫌弃难吃,然后出去吃他又嫌贵我乱花钱。只有他想去外面吃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外面吃点好的,但凡我想要改改改口味,他就会就会特别委屈的哭诉我嫌弃他。然后他不想去外面吃的话,我们就在家里,然后他做什么我就吃什么,我也不挑,我也不敢挑,我从来不去很过分的话,只是在工作时间偷偷给自己点好吃的外卖。因为我知道一个人买菜、洗菜、做饭,然后收拾厨房,可能还要拖地,这些就已经很辛苦了,所以我不想再什么很扫心话。
起扫心话,我就想起来另一个人,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用一个动物去形容我的舍友眼睛很大,然后她当场就很生气,“你不要这样子拐着弯的骂人,有话直,指桑骂槐有意思吗?”。然后我当时很不理解,因为在我的那个生存环境之中,这就是一个很常见事情,会有很多孩叫什么猪注狗仔,然后我们也会经常用动物去形容一个人,完全没有羞辱的意思,但是在她看来是接受不聊。后来我就很努力的去改变了我自己的这一个地方,然后我话越来越谨慎,我尽量不去这样别人,因为大家经历的那个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认知理解可能不太一样,就比如有一个苹果(客观事物),我吃它觉得是甜的,别人吃那可能就是酸的,再有人吃可能会塞牙不喜欢,不可能强求所有人一样。
改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九死一生的经历,谁会闲的没事去反省自己、改变自己、优化自己?
刘先生的老家和我的故乡是相似的文化,所以他还是会时不时的同样的话,就是打这种比方。孩子话吵闹,就会被人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吵死了。在我的家庭里面,我吃饭掉了东西,大人们会我跟种地一样。在学校里面,学习不好的孩子,总是被老师像猪一样笨。刘先生也会类似的话,比如:我睡了很长时间不起床,他会我像个懒猪一样;我套被子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力气不够而钻进被套里面去放那两个被角,然后他会我像老鼠打洞一样乱钻。但是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差不多,我们生存的那个环境的文化习俗会差不多,所以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些东西是恶意的。因为我知道:就是有的人他不太擅长表达,话的时候会词不达意,或者确实不太懂好好地话。他也可能不会去明白别人为什么不舒服,所以我从来没有勉强过刘先生去改变他的语言伤害,我只是因为我自己听到这些动物话语心里不舒服和别人我指桑骂槐的这个事情,而一直要求我自己去不要这么做。
人和人之间嘛,就是言语比较多,那话怎么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觉得我也会去注意,尽量不要扫心话,然后去避免自己的一个无意识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我和刘先生刚认识的时候,他是一个勤劳乐观的少年。他会经常帮我做很多的事情,也会跟我:“我很心疼你的一些经历,因为我也经历过很多不好的事情,还有我从就看我妈妈一个人赚钱养家,供我们两个人读书上学,还得做地里的农活,我父亲只知道赌博还总输钱?我们过的很辛苦……”。直到后来我们结婚,他成为这段婚姻中的既得利益者,他再也没有跟我提过他的心疼,总是抓住鸡毛蒜皮的事情挑我的错处,肆无忌惮地发泄他的坏情绪,他还是会跟我提他妈妈有多辛苦,但是这个心理已经完全转变了,他已经不再是心疼我的不容易,或者尽力帮我做一些事情,而是要求我去向他母亲学习勤俭持家、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像他的母亲那样子去做所有事情。
为什么总是要言语攻击别人?是因为心里那不出的委屈,还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人生?我以前有一个朋友,我们一起听歌的时候,听到一句词,我听到的是a,他听到的是b,然后他就觉得b是正确的,然后反复反复反复的纠正我,就会让我特别的不舒服。所以我就觉得言语交流这个事情吧,意会就行了,就是我把我的意思传达给你,你能理解最好,如果你理解不聊话,其实也oK,求同存异嘛,没有必要非要上纲上线的反复争论,我就是对的,就是你的错,就是必须要按照我的想法去理解这个事情,也算是一种将心比心吧。
经历了这段婚姻,我才彻底打破了自己的幻想,对于一些事情彻底驱魅,也接受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比如: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言语安慰,他人那可有可无的帮助,真实人性的幽暗深邃。其实人生就是需求匹配、价值交换、因果报应,当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要求、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且可能会带来更多麻烦(双相疾病)的时候,他就会彻底放弃我。其实很多事情都只是表象,这个才是核心本质!
人生终究是一场一个饶旅程!
往外看,皆是梦幻泡影!情爱,不过是蹉跎岁月,每一次心软、妥协、退让,都会让我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我们可以选择爱上一个人,我们也可以选择不爱一个人,永远保持理性思维,学习他们的权衡利弊,时刻把主动权和选择权捏在自己的手里。
向内看,全是精神枷锁!人生并不是非要结婚生子才圆满,如果没男人、没结婚、没孩子,就是人生不完满的残障人士的话,也没见谁给我发残疾证?男人也好,爱情也罢,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剂,远没有你手里的那杯水重要,更没有一口自由的新鲜空气重要。
我也不是生养的恋爱脑,更不是自甘堕落的下贱货,只是想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一个知冷知热的知心人相守一生,之所以无意识地选择了一个反复伤害我的人,是因为我的人生剧本是还债-了缘你因果报应,我最熟悉的就是这种伤害-讨好的行为模式,长辈的重男轻女,父亲的自私冷漠,母亲的精明算计,弟弟的吃喝玩乐,丈夫的谋财害命,公婆的吃绝户……我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觉得我自己真的是彻底的疯了,就这个物欲横流、视财如命的世界,在这个狗咬狗、人吃荏的世道里,要求一份真心且纯粹的感情,同生死,共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