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河南府,阳武县。

往年这时候,是农户们最愁的日子。

县里的大粮商,都把价格压得很低,一石粮食换不了几个钱,还老是被挑毛病扣斤两。

可今年,不一样了。

村口围了一圈人。

几个江氏物流的伙计,身后是几辆大车,车边上摆着桌子,桌上是收购契约和几口钱箱。

“老乡们,都听好了。”一个伙计站在板凳上,“我们是江氏物流,是七皇子妃派来收粮的。”

“我们不玩假的,按市价再加半成。给现钱,当场给,不欠账。”

他拍了拍旁边打开的钱箱,里面都是银子。

田里的老农们声议论,都不敢信。

“真的假的,比王扒皮家还高半成。”

“还给现钱。”

一个老汉凑上前,捧着自己的一袋麦子问:“俺这麦子,你们真要?”

伙计跳下板凳,抓了一把麦粒看了看。

“要,怎么不要。”他笑着,“来,老伯,过秤。”

秤杆翘起来,伙-计报了个足斤足两的数,旁边的账房一算,从钱箱里数出铜钱和碎银子递给老汉。

老汉掂着钱,手都在抖,他活了六十年,头一次卖粮卖得这么痛快。

“签了这个契约,”伙计又拿出一份文书,“明年开春,我们江氏还给签约的农户提供好种子,家里的农具坏了,也能来我们驿站租新的,租金比市面上便宜三成。”

这话一出,农户们都激动起来。

“俺卖,俺家的粮食全卖给江氏。”

“排队,俺先来的。”

之前还不信的农户们,现在都往家跑,扛着粮食就往回冲,怕去晚了伙计就走了。

他们不懂什么叫商业和资本。

他们只知道,七皇子妃,是让他们能用汗水换回活命钱的活菩萨。

同样的事,在江南、湖广的各个产粮大县都在发生。

一股力量,正从这个国家最底层的地方汇集起来,绕开了那些官,从根上,截断了太子一党的经济来源。

汴京,东市投资所。

茶楼二层很热闹。

江书晚推出了一个新的投资项目,丰年1号。

项目明书写得很明白,筹集的钱,都用来在全国收粮食,等价格高了再卖。

“各位乡亲父老,咱们江氏的信誉,大家都看在眼里。”台上的管事,“心安钱箱是为了让大家心里安稳,现在这个丰年1号,是为了让大家的钱袋子也安稳。”

“跟着七皇子妃娘娘,有肉吃。”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点燃了所有饶热情。

“我投,我把我那点棺材本全投进去。”一个卖炊饼的大叔把钱袋子拍在桌上。

“还有我,这是给娃攒的媳-妇本,信娘娘的,肯定能翻倍。”

百姓们非常信任江书晚。

她用心安钱箱给了他们保障,现在,她用丰年1号给了他们希望。

这些来自老百姓的铜板,一文一文汇集起来,在江书晚手里,变成了能影响朝堂的武器。

户部侍郎,周府。

周侍郎在书房里很着急,嘴上都起了泡。

“怎么回事。”他把账本摔在地上,“扬州,湖州,潭州,这几个产粮大户,官仓收上来的粮食,怎么连往年的三成都不到。”

“漕运码头那边也是,船呢。”

幕僚捡起账本回话:“大人,都,都被江氏物流给截胡了。”

“他们直接带现钱去地头收,给的价比我们高,还不扣斤两,那些泥腿子,都把粮卖给他们了。”

周侍郎瘫坐在椅子上,脸色发白。

“江书晚。”他念出这个名字,“这个妖女,她要干什么,她这是要把咱们的根都给刨了。”

他站起来:“去,派人去,告诉地方官府,就江氏胡袄,弄乱了市场价格。让他们派衙役去乡下强行收粮,我还不信了,这大宋的下,到底姓萧还是姓江。”

命令传了下去。

很快,阳武县的县令就带着一队衙役冲到了村口。

江氏物流的伙计们正在收粮,一看这架势,立刻围了上来。

“王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带头的伙计拱了拱手。

“什么意思?”王县令喝道,“你们抬高粮价,扰乱市场,我奉上峰的命令来查封。所有粮食,一律充公。”

他话刚完,身后的衙役就要上前抢。

就在这时,一声断喝响起。

“我看谁敢动。”

从江氏物流的大车后面,走出来十几个汉子。

他们也穿着青布短褂,但站着很有气势。

为首的独眼龙队长,走到王县令面前。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在王县令眼前晃了一下。

令牌是玄铁做的,上面一个琰字。

“王大人,”独眼龙队长,“江氏物流,是皇上亲封的皇商。我们七皇子府的安保队,奉殿下之命,保护皇商正当做生意。”

他扬了扬手里的契约:“白纸黑字,官府印鉴都樱您要是觉得不对,可以去跟我们七殿下。”

王县令的腿当场就软了。

跟七皇子?他有几个脑袋。

“误会,都是误会。”他擦着冷汗,挤出笑容,“我,我就是路过,路过,哈哈哈。”

完,他带着那群衙役跑了。

围观的农户们愣了一下,然后欢呼起来。

汴京郊外,一个仓储基地。

装满粮食的大车开进去,仓库里,粮包已经堆成了山。

江书晚站在高处看着,笑了。

她旁边,洪老帮主正带着一群丐帮弟子忙着。

这些乞丐,现在人手一个本本和炭笔,在执行江书晚教的抽样登记法。

“这一车,来自湖州湘潭县,共三百石,稻谷湿度一成三,品质,优。”

“那一车,来自河南府阳武县,共两百八十石,麦湿度一成一,品质,良。”

一个个数据被记下来,汇总到江书晚这里。

她看着本子上的数字,已经能想到太子一党空空的粮仓和他们慌张的脸。

洪老帮主凑过来,看着那些表格,很佩服。

“殿下,您这法子,真是神了。”

“有了这些,咱们就知道哪里的粮食好,哪里的产量高,明年该往哪里多投钱,清清楚楚。”

江书晚笑了笑,拍了拍手里的账册。

“洪老,这不叫神。”

她转过头,看着粮仓,声音很坚定。

“数据,才是我们最强的武器。”

“我要知道大宋每一粒粮食的去向。”

这就是她对付那些官的方法,用他们不懂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

战争,已经开始了。

战场不在朝堂,也不在沙场。

而是在粮仓,货船,和记录着数据的账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