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461集:新机遇成果备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61集:新机遇成果备推

刘好仃把U盘插进会议室电脑的时候,王正用指甲刮着桌角的胶渍。那块旧导热垫的影子还在他脑子里打转,像块甩不掉的口香糖。

“放吧。”老黄坐在后排,手里捏着一把限力螺丝刀,轻轻拧了半圈又松开,听那“咔”一声脆响。

屏幕亮起,是李做的对比图:旧模块的响应曲线歪歪扭扭,新样机的平得像尺子压过。可她刚念到“热阻降低”,王就举手了。

“打住。”他,“客户要是听这个,当场就得睡着。”

李顿了顿,光标移到下一页ppt,上面写着“芯片表面温度下降14c”。

“这还差不多。”王点头,“但不如‘以前三坏一次,现在三个月都不带喘气’。”

老黄哼了一声:“你别那么满。我的是,他们得亲眼看见绿灯亮起来,才算数。”

刘好仃没话,点开视频文件。画面里是王的手,动作干净利落,一边涂导热脂一边喊口诀:“绿豆大,多了白搭!”镜头晃了一下,正好拍到他手腕上的汗珠甩在台面上。

“就这个。”刘好仃按下暂停,“不讲参数,讲谁都能换。”

李皱眉:“可销售那边要资料,总不能只给一段视频吧?”

“那就三样一套。”刘好仃起身,在白板上画了个方框,分三格,“图、视频、工具。谁来都给这三件。”

王眼睛一亮:“跟快餐盒饭似的,打开就能吃。”

“对。”刘好仃点头,“越笨的办法,越能传得远。”

散会后,四个人挤在打印区。李把初稿递过去,标题写着《V2模块热管理升级技术白皮书》。

老黄翻了两页就递还回去:“这玩意儿能当抹布吗?我看不如直接印在围裙上。”

“问题是,得太细没人看,得太糙又像吹牛。”李揉了揉太阳穴,“‘降温14度’听着爽,可万一人家拿测温枪一量,差了0.5度,回头就我们造假。”

刘好仃从抽屉里掏出那块旧导热垫,往桌上一拍。垫子边缘发硬,中间裂晾缝。

“以前三个月就得换。”他指着裂缝,“一停机,生产线就得跟着歇。一分钟三万片玻璃,你们算算多少钱?”

王掰着手指数:“一八时,一个月二十五……我去,一年能烧掉一辆SUV。”

“那就别讲温度。”刘好仃,“讲钱,讲时间,讲不停机。”

他们重新改文案。删掉所影热传导效率”“界面阻抗”之类的词,换成三句大白话:省电、少修、不停机。每句底下留一行字,标着实测数据,谁想较真都能查。

最后定下一句口号:“换一套,稳三年。”

李问:“真能撑三年?”

刘好仃摇头:“不知道。但七十二时没坏,明它不急着死。人也一样,活得好,自然活得久。”

第二早上,推广组的六个人站在培训室门口,手里拿着临时工牌。都是从仓库和质检抽来的,有人连示波器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讲不明白怎么办?”一个戴眼镜的伙子声问同伴,“客户要是问‘为啥非得用你们的脂’,我咋答?”

刘好仃听见了,没立刻回答,而是让王把防呆套装摆上桌:点胶针管、限力螺丝刀、带孔模板。

“来,你上。”他对那伙子。

对方手有点抖,模板对不准,胶管挤多了。王一把接过,重做一遍,动作像切菜一样利索。

“断电拆壳!”他边做边喊,“酒精擦芯!绿豆大脂!对角拧紧!通电测试!贴标入库!”

六步下来,不到八分钟。绿灯亮了。

“再来一遍。”刘好仃。

十分钟后,那伙子自己完成了全流程,手稳了,声音也大了。

“记住,”刘好仃,“你们不是在卖零件,是在帮人省时间。谁都不想半夜被叫来修机器。”

中午没人走。几个人围在操作台前反复练,口诀越喊越顺,像喊劳动号子。

老黄忽然从测试区拎来一台样机,就是那渗出导热脂那台。他当着大家的面拆开外壳,用镊子夹起铝片。

“看这儿。”他指着脂体边缘,“还在软,有弹性。明热量一直在走。这不是死东西,是活的。”

有人凑近看,声:“像出汗似的。”

“对。”老黄点点头,“它会呼吸。咱们推的,是个能喘气的命。”

下午三点,第一套推广物料包出炉。

打印的对比图换了新墨盒,绿色鲜亮得扎眼。李用手机扫了扫视频二维码,跳出来的正是王那版操作视频,加载顺畅。

“链接挂内网短链。”她,“不怕丢,不怕崩,扫码就到。”

可贴纸一贴上去,边缘翘了角。王试着用透明胶固定,结果把二维码盖住一半。

刘好仃看了两秒,转身去车间废料箱翻了翻,拎出几个防静电袋。裁剪、压膜、打孔,做成透明插页,把三样东西夹进去,再用记号笔在封面写上:“V2推广包001号”。

“土是土零。”王摸着边缘,“但结实。”

“能用就校”老黄把包翻过来检查,“要是每个都这么细,推广一百个也不怕翻车。”

刘好仃把包挂在墙上挂钩,退后两步看了看。阳光从窗外斜进来,照在塑料膜上,反出一道光边。

“明开始,每条线轮训。”他,“先教会十个,再让十个教一百个。”

李忽然想起什么:“要不要加个反馈表?收集一下一线问题。”

“先不急。”刘好仃摇头,“让他们先讲顺了再。话都不利索,哪来的反馈?”

老黄把最后一套工具放进去,合上插页。他发现自己的手印留在了膜上,模糊地盖在“换一套,稳三年”那行字上。

他没擦。

王拿起推广包,往肩上一挎:“走,去三号线试试水?”

刘好仃没动:“再等等。”

“还等啥?数据也有了,包也做了,人也练了。”

刘好仃低头看了看自己工牌上的二维码,又抬头望向测试区的方向。

“等灯再亮一次。”他,“不是为了看它行不行,是为了让大伙儿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