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385集:再巩竞争成果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5集:再巩竞争成果牢

机器还在循环播放那句“火点,省三毛。你家那口子,最烦电费涨了”,李已经听了七遍,手指悬在播放键上,迟迟没按停。老周低头看着工单,笔尖在纸上点了好几下,又划掉。

刘好仃从茶水间回来,手里拎着三个保温杯,挨个摆在桌上。他没话,先把录音关了。

“听够了。”他,“再听下去,咱们都得进客户家当保姆。”

李笑了,老周也扯了下嘴角。空气松了一点。

“可这话是真的。”刘好仃把杯盖拧开,热气往上冒,“客户把咱们当自家人,咱们不能光感动,得接得住。”

他抽出一张A4纸,上面是昨晚打印的客户原话摘录。有“这声音像我老丈人”的,有“听着不怵,敢动手调火”的,还有一条写着:“修炉子那伙子,话像老刘,听着心里不慌。”

“人心换人心。”刘好仃把纸拍在桌上,“咱们让机器了人话,接下来,得让咱们自己也配得上这话。”

李抬眼:“怎么配?”

“别等出事才上门。”刘好仃,“以前是‘坏了修’,现在得‘没坏也问’。客户信你,你就得比他多想一步。”

他翻开调度记录,指了指最近三条报修:“张师傅、王阿姨、陈师傅,都是老主顾,机器用得久,毛病少,但咱们三个月没主动打过一个电话。”

“他们没叫,咱们总不能硬去?”李嘀咕。

“那就等人家换了牌子再后悔?”刘好仃反问,“信任这东西,像炉火,得添柴。光靠一句‘省三毛’烧不长久。”

他站起来,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

老客户优先响应

问题复现优先处理

情感反馈优先记录

“叫它‘三优先’。”他,“从今起,所有老客户来电,接线员直接转我这儿,或者李。别过三层筛子,等人都凉了。”

李皱眉:“可咱们人手就这几个,盯着电话,生产还干不干?”

“那就建台账。”刘好仃从抽屉里抽出个新本子,“你负责三内把系统搭出来,谁家修过几次,提过啥想法,孩子打不打游戏,早餐吃不吃面,全记上。不为别的,就为话时,能到心缝里。”

老周抬头:“你真要搞‘生活档案’?”

“不是档案。”刘好仃摇头,“是备注。客户自己的,咱们记一笔。不的,不问。猜的,不算。传的,开除。”

他顿了顿:“记住三条——不问、不猜、不传。只记他们主动聊的,只用来让提醒更贴心。咱们是修炉子的,不是查户口的。”

李笑了:“那要是客户他老婆爱吃螺蛳粉呢?也记?”

“记。”刘好仃点头,“下次提醒‘火点’,加一句‘你家那口子闻着可受不了’,他准笑。一笑,就记住了。”

老周没再反对,反而掏出本子开始写:“那我回头把去年回访问卷翻一遍,挑出那些‘顺便一句’的,都归个类。”

“对。”刘好仃拍他肩膀,“咱们不搞大数据,搞‘人情数据’。量不大,但暖。”

李忽然叹气:“可这活儿干了,考核也不加分。月底评优,还是看修了多少台,收了多少单。”

刘好仃看他一眼:“你觉得白干?”

“不是白干。”李摇头,“是怕干久了,大家觉得‘反正也没人看见’,就慢慢不认真了。”

屋里静了两秒。

刘好仃没话,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红纸,铺在桌上,提笔写了几个大字:服务标兵。

“厂里批了。”他,“从这个月起,设‘服务标兵’奖。不看修了多少台,就看客户怎么你。”

他把红纸贴在墙上:“谁的工单里出现‘像老刘那样’‘话像熟人’‘听着踏实’这种原话,谁得分高。分数公开,名字上墙。奖金不多,五百,但名字贴车间门口,晒一个月。”

李愣住:“真贴?”

“真贴。”刘好仃点头,“咱们不搞虚的。客户你好,你就得让人知道。不然,好人干好事,反倒憋屈。”

老周咧嘴笑了:“那我得让接线的王多记几句好评。”

“别造假。”刘好仃瞪眼,“一句真话,顶十句吹牛。咱们靠人味儿赢的,不能靠糊弄丢回去。”

李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那……能不能让客户在修完后,直接一句‘像不像人话’?咱们录下来,当评分依据?”

“校”刘好仃点头,“但别放问卷里。太正式,人家不真话。你就临走前,随口问一句:‘刚才话那声儿,听着像不像咱厂老刘?’”

“要是不像呢?”

“那就改。”刘好仃干脆,“直到像为止。”

中午饭后,李把第一份“优先响应台账”打出来,共三十七户,全是五年以上老客户。他一条条核对联系方式,备注栏里开始填内容:“王阿姨,早餐喝粥”“李叔,孙子上学”“张师傅,爱人住院三个月”。

刘好仃站在他身后看了一会儿,没话,只在“张师傅”那行多看了两眼。

“那句‘你家那口子最烦电费涨了’,他回电话了。”李低声,“没想到咱们还记得。”

“不是咱们记得。”刘好仃轻声,“是他自己提过三次。第一次修炉子,他‘省点吧,医院榨压着’;第二次回访,‘老婆念电费’;第三次,录音里背景音是药瓶响。”

他合上本子:“人不会无缘无故信你。他信,是因为你了他心里的话。”

下午三点,车间门口的公告栏多了张新纸。红纸黑字,标题是“首月服务标兵提名”。

下面写着一行字:

客户陈师傅反馈:“修炉子的伙子,话像他师父刘好仃,听着心里踏实。”

李盯着看了半,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他没动,就站在那儿,看风吹着那张纸,边角一抖一抖的,像在点头。

刘好仃路过时脚步没停,只瞥了一眼,抬手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

茶有点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