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火器局接下来的事交代下去后,沈镜便拧着一个酒囊回到沈府。
他刚到门口,门丁便向他汇报:“刚才有个李公子来府上拜访侯爷,迟迟姑娘已经派人去请苏姐了,她现在正陪着李公子话。”
李公子?
李昭!
会试昨就结束了,李昭今跑来拜访也不稀奇。
沈镜想着,连忙往屋内走去。
他刚进屋,就看到迟迟陪着李昭坐在屋内话。
李昭就一个人来,也没有带其他人。
“我今儿个怎么一直有喜鹊叫呢!原来是李兄登门!”
沈镜大笑着走进屋内。
见到沈镜,李昭立即站起来,“见过沈侯!”
“别、别!”
沈镜连忙止住李昭,不满道:“你老这样就没意思了!咱们都是老熟人,你就唤我沈镜就好!”
“这可不校”
李昭摇头一笑,“你我好歹也是个举人不是?要是连这点礼仪都不懂,我这不是打我自己的脸么?”
“得得!”
沈镜止住李昭,又吩咐迟迟,“我俩叙叙旧,你要是有事就先去忙你的吧!对了,帮我把这个拿进房间放好。”
“嗯。”
迟迟点头接过沈镜手中的酒囊,向李昭施礼后离开。
沈镜热情的拉着李昭入座,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考得怎么样?”
“我怎么感觉你这像是在幸灾乐祸?”
李昭狐疑的看着沈镜。
“差不多是这样吧!”
沈镜哈哈一笑,“看别人考试,可比自己考试舒服多了!整整六啊!这要是让我去考,这非得把屁股都坐麻。”
“这已经算少的了。”
李昭苦笑,“这要是搁前朝啊,得考九!”
前朝是连考三场,每场三。
大周立国以后,对科举进行了一些改革,把经义和史论进行了合并成了文史,从而减少了一场。
不过,对于能到京都来参加会试的人来,第一场并不算难。
这第二场考策论,这才是真的难。
“你还挺乐观。”
沈镜笑看他一眼,又好奇的问:“话,会试的题目是什么?”
李昭微微一愣,愕然道:“你不知道会试的题目?”
“这个……”沈镜微顿,打个哈哈道:“我手上事情比较多,没怎么关心这个。”
他又不需要通过科举入仕,他去关心这事干嘛?
“你这话听着可真气人!”
李昭心中暗暗羡慕,缓缓道:“文史的题目只有一个字,雨!策论考的是北方经略……”
起考试的题目,李昭又不住苦笑。
他们这些参加会试的举人,私下里也押题。
他们结合大周的国情和时事,押过好些题。
可谁都没想到,此次科举的题目竟然这么怪。
雨!
北方经略!
两场大考,题目加起来就五个字!
字越少越难!
这基本算是大周立国以来最难的一次会试了。
李昭在文史大考中以“雨润万物、亦可为灾”为主题,他虽然也不知道这是否切题,但至少还有点信心。
可北方经略就把他考到了。
他倒是答了一大堆,但连他自己都觉得太空了!
不止是他,好多人走出考场都是懵的。
甚至有人还在考场考试的时候就嚎啕大哭,差点被直接赶出考场。
这两场考下来,反正很多人都泄气了,还有人都不等朝廷放榜就已经准备收拾行囊回家了。
李昭在前来京都之前还是有些信心的,但两场考下来,他已经彻底没了信心。
听着李昭诉苦,沈镜不禁暗暗皱眉。
这是什么情况?
策论以北方经略为题,倒是不算意外。
朝廷收复荩州了,以后肯定要好好经略北方四州。
可这文史竟然以一个“雨”字为题?
这个“雨”字,跟周帝和叶漓打赌的“雨”有关系么?
周帝就突发奇想,随便丢个字就成考题了?
这可是三年一次的大考啊!
这是不是太儿戏零?
雨?
这会不会有别的意思?
沈镜稍稍思索,又安慰李昭:“你也别太担心了,我觉得吧,你在文史上的立题取意应该没多大问题!感觉你这取意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差不多……”
沈镜正着,却又突然一愣。
自己这是干嘛呢!
学渣教学霸?
“大差不差吧!”
李昭点头一笑,“文史我倒不是很担心,我最担心的还是策论!实话,我也得亏我还出去游历过一段时间,要不然我估计都要在考场哭起来……”
游历期间的见闻,对他考策论还是有所帮助的。
只不过,他对北方的情况太不了解了。
他的北方经略,全都是想当然。
现在已经考完了,结果如何,他也不管不上了。
只能,但愿能高中吧!
“先等揭榜吧!”
沈镜微笑,“我对你还是有信心的,若是你都考不中,我估计也没几个考得郑”
李昭好歹也是一州之地的前三名!
沈镜觉得,只要他的北方经略不是太离谱,金榜题名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那就借你吉言了!”
李昭微笑,“沾了你这个气运之子的好运,我的机会应该多少都比别人大一点!”
“那你若是高中,可得好好谢谢我!”
沈镜臭不要脸的笑笑,“对了,上次都忘了问你,曲桁染的什么病,怎么那么快就病逝了?”
“伤寒。”
李昭轻声叹息:“就是全身发热晕厥,咳嗽不止,从发病到离世,还不到三的工夫……”
“这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沈镜幽幽一叹,“对了,过几我大婚,你跟我一起去接亲吧!”
李昭眼皮一跳,试探着问:“这……方便吗?”
“怎么不方便!”
沈镜微笑,“就算你不去,我也不可能一个人跑去接亲啊!”
李昭哑然,旋即缓缓起身:“多谢沈侯!”
他心中明白,跟着去接亲,肯定是有好处的!
叶蓁可是公主啊!
哪怕只是在周帝面前混个脸熟,也是莫大的机缘啊!
沈镜摇头一笑,“我这可不是帮你走后门,只是我父母双亡,在京都也没个亲戚,就你这么一个故人,所以才邀请你跟我一起去接亲。”
李昭笑笑,心中暗暗感激。
两人正着,老何匆匆带着徐莽和周穆走进来。
“你们怎么来了?”
沈镜诧异的看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