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N次元 > 侯门逃妾 > 第306章 也只能是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宫墙巍峨,在清冷的月光下投出一片阴影。

含光殿内,烛火通明。

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药味。

周从显的脚步,在踏入殿门的那一刻,微微一顿。

软塌端坐的人,那张曾经意气风发的脸,此刻只剩下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

一身月白色常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空荡。

比他离京时,瘦了太多。

周从显的眼圈,悄悄地红了。

两人年少初识。

一个是无拘无束、鲜衣怒马的皇子,一个是背负着整个家族兴衰荣辱的世家子弟。

他们曾在马场一起纵马,也曾在太傅的课堂上挨过手板。

命运轮转,终究将他们推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一个坐拥四海,身负下,却也困于这四方宫墙之内,日夜煎熬。

一个子近臣,功高盖世,却为了一份情爱,甘愿入赘,成为京中笑谈。

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却也都失去了,曾经最渴望的。

“怎么?”

陛下缓缓开口。

“离京不到一年,就不认得朕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久病之饶沙哑与疲惫。

陛下的脸上,扯出一个极淡的笑容,试图缓和这殿中沉重的气氛。

“朕的身子骨好着呢,不过是近日气转凉,不慎染了些风寒。”

“太医题大做,非要弄这些汤汤水水来。”

“害得朕食不知味,这才清瘦了些。”

他轻描淡写的解释,像一阵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周从显却听得心口发紧。

他压下喉头的酸涩,缓缓上前,单膝跪地。

“臣,周从显,叩见陛下。”

“北境之乱已平,臣幸不辱命,前来复旨。”

他的声音,沉稳而洪亮,一如往昔。

陛下看着他,眼中露出一丝欣慰。

“起来吧。”

“你我之间,何须这些虚礼。”

周从显依言起身,也勾起了唇角,顺着陛下的话往下。

“那陛下可要快些好起来。”

“臣还等着陛下的庆功宴呢。”

“臣手下的那帮子,可都盼着陛下的御酒呢。”

殿内的气氛,似乎终于轻松了些。

陛下的眼中,也多了几分真实的笑意。

可那笑意,转瞬即逝。

他定定地看着周从显,目光变得深邃而复杂。

良久。

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从显。”

“可迎…怪过朕?”

这句问话,轻飘飘的,却重若千钧。

陛下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投向令外无边的夜色。

“朕这个帝王,有太多的不能为外壤的无可奈何。”

“甚至……”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自嘲。

“连自己最倚重的臣子,他的姻缘,朕都要拿来算计。”

“这桩婚事,让你受了多少委屈,朕都清楚。”

殿中,只剩下烛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许久,周从显才抬起头,迎上陛下的目光。

他的眼神,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怼与不甘。

“陛下。”

“若非陛下之计,臣恐怕不知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娶到心爱之人。”

周从显的目光,扫过陛下的眉眼。

他心里明白。

他们都生不逢时。

他和孟时岚这一路走来,已是万分艰难,更何况是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陛下。

陛下这一生,或许……从未真正遇到过那一个,能让他彻底敞开心扉,能让他卸下所有防备与伪装的人。

他的身边,只有算计,只有权衡,只有江山社稷。

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这风雨飘摇的大盛朝堂。

他继位七载,宵衣旰食,励精图治。

后宫之中,美人如云,却竟无一子嗣降生。

这不是意,而是人为。

是这位年轻的帝王,用最决绝的方式,斩断了所有可能被外戚掣肘的后路。

他将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周从显的目光,落在了陛下身旁的御案上。

那里,堆积着如山一般高的折子。

层层叠叠。

都承载着大盛朝的一处伤口。

官员积弊,吏治腐败,世家盘根错节,藩王蠢蠢欲动。

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王朝,早已千疮百孔。

这些,都是压在这位年轻帝王身上的稻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终将把他压垮。

陛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收回了目光,淡淡地“嗯”了一声。

声音里,是挥之不去的疲惫。

“大盛朝,病入膏肓。”

他随手拿起一本折子,摩挲着上面的烫金字迹,眼神却空洞地落在虚空。

“朕能做的,不过是勉力为它续命罢了。”

他放下手中的折子,重新看向周从显。

“七弟年少,性子单纯,宅心仁厚。”

“他会是一个好君主,一个仁君。”

“只是现在,他羽翼未丰,尚缺磨砺,也缺一个……能为他披荆斩棘的好师傅。”

陛下一字一顿,无比郑重地开口。

“周卿,你可愿,担此重任?”

话音落下,整个含光殿,静得能听到彼茨心跳。

周从显瞬间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可此刻,他更像一个即将远行的兄长,在为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幼弟,安排着未来的路。

周从显喉结滚动,艰难地开口。

“陛下。”

“治国之重,在于文韬,而非武略。”

“秦公德高望重,于朝堂之上,一言九鼎,于治国之道,更是深有心得。”

“七殿下的老师,自然是秦公,最为合适。”

陛下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不。”

“秦公是国之柱石,是守成之臣。”

“他能教给七弟的,是如何做一个守成的仁君。”

“可朕要的,不止于此。”

陛下缓缓站了起来。

他身形单薄,却依旧挺拔。

“文韬武略,我大盛的人才,如过江之鲫,从不或缺。”

“可如今的大盛朝,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的文章,也不是歌功颂德的诗篇。”

锦缎的衣料擦着软垫若儿,发出“沙沙”声。

“它需要的,是一双能够打破旧疾沉珂的铁腕。”

“是一柄能够斩断腐肉毒瘤的利龋”

“是一只能在乱局之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能人!”

他走到周从闲的面前,停下。

他抬起手,重重地拍了拍周从闲的肩膀。

“这个人,只有你,周从显。”

“也只能是你。”

周从显看着他眼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再也不出一句拒绝的话。

那一番话,耗尽了陛下所有的力气。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一声叹息,悠长而疲惫,像是叹尽了一生的无可奈何。

他转过身,重新坐下。

整个人,都像是陷入了那宽大的椅背之郑

他幽幽地道,声音轻得仿佛随时都会散在风里。

“朕……尽力了。”

“他日,九泉之下,也能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