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纱质地的盖头四角分别缀着一颗东珠,边上用了金丝封线,不能完全将新妇的面庞遮住,但也不会让旁人看清新妇的面容,反而是有种朦胧的美福
直到盖头盖好了,才有男子来房里,同安初一道,一左一右地扶着她往房间外走去。
见沈明曦盯着那个扶着安清的男子,安意在她耳边声道:“那个是大哥。”
大皇子,祁衡璟。
按照炎国的规矩,出嫁的新妇爹娘须得送嫁至门口,显然这事儿也只能是兄长代替。
今日几个皇子就来了大皇子一人。
新妇上了花轿,女方请来的宾客马车紧跟在花轿后头,再往后便是新妇的嫁妆。
沈明曦只是粗略看了一眼。
要不公主出嫁就是有底气呢,直到她的视线看不见,抬嫁妆的队伍也没到尽头。
据但凡是家中有些财富和身份地位的,在生下女儿后,便会开始暗暗给孩子积攒嫁妆。
女子出嫁从夫,但为了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看重,新妇的爹娘会为她备好所有生活需要用到的用具,让孩子往后吃穿不愁,在夫君家中有一席立足之地。
安清母妃家中不显,嫁妆尚且如此,不敢想若出嫁的是高位嫔妃之女,那嫁妆能堆多少间屋子。
“停轿!”
“请新妇下轿!”
伴随着外头传来的声音,马车微微晃动一下,停了下来。
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响起,让人几乎听不见外界的声音。等到新妇已经进了大门,马车里的宾客才依次下去。
再往后,便是常规的流程了。
拜堂、盟誓、入洞房、新郎官儿揭盖头、二人合卺酒。
到这里,女方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因着嫁衣繁重,众人从房中退出后,安清换了早就备好的轻便衣裳,又重新梳了妆,带着夫家安排的几个丫鬟一道去院中招待宾客。
男女宾客分席而坐,不在一个院子里。
沈明曦同相熟的几人坐在一块儿,抱紧了手里的汤婆子发呆。
她在从前的世界没有参加过婚礼,这次安清邀请,是她两世以来第一次参与进来这种事儿。
原来根本就不像她想象的那般,轻轻松松,美美出嫁,而是有这么多的繁琐流程。
单单看那嫁衣和翟冠,就是她不能接受的。
贵也不校
太累人了。
“想什么呢?”沈明珠的声音近在耳边,她想也没想便答道:“嫁衣如此繁重,日后我若是出嫁,被嫁衣给压坏了怎么办?”
“曦曦,你才六岁啊,不会是看上哪家的男儿了吧?”
沈明曦蓦地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将自己心里想的都了出来。
所幸她声音不大,只有沈明珠听见。
不然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她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趁着安清过来同她们话的空隙,沈明曦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嘴甜地了几句好听的,后又特意告知安清,这香露之中有麝香,让她先请太医看过后再用。
安清笑着收下了礼,嘴上道:“你们送的东西,我用着放心。”
不过既然她们特意交代用之前先给看太医看看,安清自然也会照做的。
用过了晚膳,闹洞房的情节就直接省略了。
这里也没几个有那胆子,敢去公主跟前闹。
只是苦了新郎官儿,似乎被灌了不少酒,瞧那样子,像是醉的不轻。
沈明曦同自家姐姐乘着公主府的马车绕路去看了一下铺子,这才回去。
这些日子营收还不错,口脂的热度下降了,但美容粉却十分受欢迎。
大致是得益于安清这位公主的宣传,铺子里的美容粉都有些供应不过来。
沈明珠只能多招了些人来赶制,就连杨芦花那几个姑娘也自告奋勇,一道参与了进来,沈明珠就将她们的月例往上提了些。
将军府门口,几匹高大的骏马嘶鸣,瞧着还有些眼熟。
“这不是爹爹的马吗?”沈明曦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匹汗血宝马,是沈沉戈最宝贝的座驾。
她眸子一亮,同沈明珠对视一眼,撒着欢跑进去。
难怪没有写信回来,原来是人亲自回来了!
暖室之中,沈沉戈同沈君瑞一道,正在和柳琳琅着边关的一些事儿,帘子猝不及防被人掀了起来,一阵冷风吹过,欣喜的声音响起:“爹爹,大哥!”
沈明曦笑得眼睛都只留下两条缝,露出几颗洁白的牙齿。
她身边,沈明珠笑意盈盈,看着平安归来的父兄。
“明曦,明珠,这么久了,有没有想爹爹啊!”沈沉戈大步上前,将两个姑娘分别放在自己两边的肩膀上,稳稳托着她们二人站起身来。
视线陡然升高,沈明曦下意识伸手拽住了他的头发。
沈沉戈没防备,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沈明曦:嘿嘿。
“想爹爹。”看着一旁沈君瑞的眼神,她又赶紧补充:“也想大哥。”
“但是爹爹,能不能先把我放下去,我有点晕……”
沈沉戈本就高大,沈明曦坐在他肩膀上,有一种晕眩的感觉,仿佛下一刻就会摔下去一样。
看着像是好几年未见的两个女儿,沈沉戈一时间有些感慨。
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两个丫头弄出来那么大的动静,还被皇帝看上去给公主做了伴读。
沈明珠年纪轻轻,更是能自己经营铺子,甚至都不用人给她打下手,算账什么的都难不倒她。
他都觉得跟做梦似的。
但转念一想,虎父无犬女,他的女儿,自然是顶好的!
“对了,明曦,明珠,爹爹给你们带了些那边的玩意儿。”
平塘在炎国的极北之地,那边的吃食也特殊。
趁着寒东西不会坏掉,沈沉戈带了不少回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大概就是沈沉戈了。
北疆那边被打得节节败退,士气不足,暂时不会来进犯,这次沈沉戈回来,是皇上下旨允许的。
想到这儿,沈沉戈突然道:“起来,还真得感谢明曦,听是她在宫宴上提出要多些袄子给将士,今年气异常寒冷,我们的袄子本是不够的,但明曦提议后,皇上提前送了些袄子去平塘,这才避免了一些士兵和百姓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