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N次元 > 诗词一万首 > 第425章 谢朓《赋贫民田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5章 谢朓《赋贫民田诗》

赋贫民田诗

谢朓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

赏析:

《赋贫民田》是谢朓在地方任职时所作,展现了他作为官员对民生的关怀以及治理地方的理念与期望。

一、起笔阐述理政机缘与态度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诗人表明自己任职并非刻意逢迎,而是秉持恭敬之心期待带来特别福祉。中年历经不同职位,到此时主管地方政务。起笔奠定了诗人认真负责、心怀使命的理政基调,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此次任职的重视与担当。

二、表明恤贫决心与治政理念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诗人强调与民众共同治理的情谊,不敢忘记抚恤贫困疾苦之人。认为只有通过使百姓富足并施以礼教,才能让民众懂得礼仪规范。此句体现诗人深知民生与教化的重要性,将恤贫作为首要任务,且明白物质富足与精神教化相辅相成,为后续治理举措的描述做铺垫。

三、提出具体治政举措

1. 经济层面:“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诗人主张重视农业这一根本,抑制商业过度发展,平衡民众产业,减少土地兼并现象。在当时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此举措旨在保障农民权益,稳定农业生产,让百姓有稳定生活来源,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2. 农业生产指导:“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诗人关注土壤状况探寻泉脉,观测星象把握农时,指导百姓根据地势高低种植适宜作物。这显示出他对农业生产细节的深入了解,通过科学指导提高农业产量,保障民生。

3. 基础设施与田园描绘:“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描绘整治后的田园景象,新旧田埂分明,青苗与白水相互辉映,远处树木环绕形成清凉树荫,连绵山脉环绕,环境清幽。不仅展现出治理后田园的井然有序与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治政成效初显,百姓生活环境改善。

四、抒发期望与个人志向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面对治理后的良好景象,诗人自斟自饮。虽不敢三年能实现大道,但希望能如“两歧麦”的典故一样,获得丰收赞誉。期望百姓仓廪充实,自己则效仿隐居的郑子真,功成身退。这表明诗人将百姓富足视为治政目标,且不贪恋权势,展现出高尚的情怀与志向。

五、艺术特色

1. 内容务实,结构清晰:全诗围绕治理地方、抚恤贫民展开,从表明理政态度,到阐述治政理念、提出具体举措,再到抒发期望,层次分明,内容详实,体现出诗人对政务的深入思考与规划。

2. 情景交融:在描述治理举措与成果时,穿插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如“青苗白水映”“遥树匝清阴”等,将治理成效具象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诗饶治政智慧,又能领略到乡村的美好景象,增强诗歌感染力。

3. 用典自然:“两歧咏”“谷口郑”等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简洁地表达出诗人对治政成果的期望和个人志向,丰富诗歌文化内涵,展现诗人深厚文学素养。

……

解析:

1.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 解析:“假遇”指凭借机遇,诗人自己获得任职的机会并非是通过刻意逢迎、钻营奔走得来。“将迎”体现了那些不正当谋取官职的行为,诗人在此表明自身的清正与纯粹。“靖共”即“靖恭”,意为恭敬谨慎,诗人秉持着这样恭敬的态度来对待官职,希望能为当地带来特别的福祉。此句开篇就奠定了诗人认真负责、一心为公的基调,显示出他对此次任职的郑重态度,以及期望有所作为的决心。

2.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 解析:“中岁”表明诗人此时正值中年,“历三台”明诗人在中年时期已经经历过多个重要职位,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旬月典邦政”指出到此时诗人开始主管地方政务。此句承接上句,进一步阐述自身经历,为下文展开治理理念和举措做铺垫,也暗示了诗人凭借过往经验有信心治理好地方。

3.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 解析:“曾是”影正是”之意,强调诗人与民众共同治理地方的深厚情谊。诗人深知治理地方并非一己之力,而是与百姓息息相关。“敢忘恤贫病”以反问的语气,突出诗人不敢忘记体恤贫困和患病的百姓。这直接表明了诗人心系民生、将百姓疾苦放在首位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福

4.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 解析:“将无……孰迎…”是一种加强语气的反问句式。诗人认为,如果不使百姓生活富足,并对他们进行礼教的教化,又怎么能期望百姓懂得礼仪规范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呢?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双重治理的深刻认识,明白民生与教化相辅相成,只有让百姓在物质上富足,才能更好地开展精神层面的教育,从而提升民众整体素质。

5.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 解析:“敦本”即重视农业这个根本。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诗人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抑工商”并非完全抑制工商业,而是在当时重农的大背景下,适当调控,防止商业过度发展对农业造成冲击。“均业”指平衡民众的产业,让百姓都有合适的营生,“省兼并”即减少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会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陷入贫困,诗人此举措旨在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稳定农业生产,从经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6.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 解析:“察壤见泉脉”体现了诗人对土地的细致考察,通过观察土壤的情况,探寻地下的泉脉,以便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觇星视农正”中,“觇星”指观测星象,古代农民常依据星象来判断农时,诗人通过观测星象来把握正确的农时,指导百姓适时进行耕种、收获等农事活动。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入了解和科学指导,从土地资源利用到农时把握,全方位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

7.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 解析:“黍稷”是耐旱的农作物,“缘高殖”表示要根据地势较高的特点种植黍稷等作物,因为高处相对干燥,适合这类作物生长。“穱稌”是水稻等水生作物,“即卑盛”意味着在地势低洼、水源充足的地方种植穱稌,这样它们才能生长茂盛。诗人根据不同农作物的习性和土地的地势条件,合理安排种植,体现了因地制夷科学种植理念,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8.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 解析:“旧埒新塍分”描绘了田间景象,“埒”和“塍”都指田埂,新旧田埂分明,明对农田进行了规整和划分,使土地规划更加合理有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管理。“青苗白水映”则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绿色的青苗与清澈的水相互辉映,不仅体现了农作物生长良好,也描绘出乡村田园清新秀丽的风光,暗示了诗人治理有方,农业生产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9.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 解析:“遥树匝清阴”,远处的树木环绕成一片,形成清凉的树荫,为乡村增添了一份清幽宁静的氛围。“连山周远净”,连绵的山脉环绕在四周,显得格外洁净、悠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乡村的自然环境,从近处的田园延伸到远处的山林,展现出一幅广袤而宁静的画面,不仅体现了治理后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好,也反映出诗人注重整体环境的营造,使百姓生活在宜饶环境之郑

10.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 解析:“即此风云佳”,面对眼前治理后呈现出的美好景象,无论是田园的生机还是环境的清幽,都让诗人觉得当下的形势如同风云般美好。“孤觞聊可命”,“觞”指酒杯,诗人独自斟酒,表达此刻内心的欣慰与满足。在为地方治理付出诸多努力后,看到成效初显,诗人通过自斟自饮来稍作放松,享受这一时刻的喜悦。

11.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 解析:“既微三载道”,诗人自谦地,虽然不敢在这三年任职期间能够完全实现理想的治政之道。“庶藉两歧咏”,“两歧”出自典故,传中麦长出双穗是丰收的吉兆,常用来歌颂地方官员治理有方。诗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像被歌颂的官员一样,获得百姓对丰收和良好治理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治政成果的期望,以及渴望得到百姓认可的心情。

12.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 解析:“俾尔仓廪实”,“俾”意为使,诗饶愿望是让百姓家中的粮仓都充实起来,即希望百姓生活富足,这是他治理地方的核心目标。“余从谷口郑”,“谷口郑”指郑子真,他是汉代的隐士,居住在谷口。诗人表示,当百姓实现富足后,自己将效仿郑子真,功成身退,隐居山林。此句展现了诗人不贪恋权势,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情怀,也为全诗画上了一个淡泊而又充满理想色彩的句号。

……

句译:

1.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 我凭借机遇任职并非靠逢迎钻营,而是秉持恭敬之心来迎来特别的福祉。

2.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 中年时我已历经多个职位,如今主管地方政务。

3.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 我与民众本就有共同治理之情,怎敢忘记抚恤贫困与患病之人。

4.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 如果不使百姓富足并施以礼教,又哪有人能懂得礼仪规范呢?

5.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过度发展,平衡民众产业减少土地兼并。

6.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 观察土壤探寻泉脉,观测星象以把握正确农时。

7.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 黍稷等作物在地势高的地方种植,水稻等作物在地势低的地方生长旺盛。

8.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 新旧田埂分明,绿色的青苗与清澈的水相互辉映。

9.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 远处树木环绕形成清凉树荫,连绵山脉环绕,显得洁净悠远。

10.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 面对如此美好的形势,我独自斟酒以表欣慰。

11.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 虽不敢三年能实现理想治政之道,但愿能如“两歧麦”般获百姓赞誉。

12.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 让你们粮仓充实后,我将效仿谷口郑子真功成身退。

……

全译:

我因机缘巧合担任此职,绝非刻意钻营,秉持恭谨之心,祈愿带来非凡福祉。

人至中年,已历众多职位,如今执掌地方政务,全力施展抱负。

深知与民众休戚与共,同谋发展,怎敢忘却抚恤贫困之人与病患疾苦。

若不使百姓富足并加以礼教,又怎能期望民众懂得礼仪规范?

故而大力重视农业,适当抑制工商,平衡民众产业,减少土地兼并现象。

仔细勘察土壤,探寻地下泉脉,观测星象变化,把握正确农时。

让黍稷在高处茁壮成长,使水稻于低洼之地繁茂丰收。

整治后的田埂新旧分明,青苗与白水相互映衬,生机勃勃。

远处树木环绕,洒下清凉树荫,连绵山脉环抱,一片清幽洁净。

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象,我自斟自饮,心中满是欣慰。

虽不敢短短三年能实现理想治政,但盼能如那“两歧麦”般,获百姓赞颂。

只愿能让你们粮仓充实,生活富足,而后我便效仿郑子真,归隐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