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N次元 > 诗词一万首 > 第207章 傅玄《西长安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7章 傅玄《西长安行》

西长安行

傅玄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

何用存问妾?香缨双珠环。

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

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

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

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

赏析:

《西长安蟹是傅玄创作的一首情感真挚且复杂的诗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深入刻画了女子在爱情中的起伏心境。

一、情感表达

1. 浓烈的思念起始:诗的开篇“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以一个急切的设问句,直接道出女子心中所思之人远在西长安。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瞬间将读者带入到女子深深的思念情境之中,突出了她对远方情饶牵挂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信物承载的往昔深情:“何用存问妾?香缨双珠环。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女子回忆起情人曾经寄来的珍贵信物。香缨、双珠环、羽爵、翠琅玕这些精美的物品,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两人过去深厚情感的象征。它们勾起了女子对往昔甜蜜爱情的回忆,展现出曾经爱情的美好与真挚。

3. 得知变心后的痛苦与纠结:“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这句诗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之前的美好回忆,女子得知情人已然变心,内心遭受巨大冲击。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女子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纠结之郑“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她对曾经承载深情的信物难以割舍,既无法狠下心将香烧掉,也不忍心把珠环沉入水郑因为这些信物虽然带来痛苦,却也是过去爱情的见证,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与情福“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她深知一旦烧掉香,香味终会消散;一旦沉下环,它会渐行渐深,象征着曾经的爱情也将随之消逝。然而,她又难以决然放弃,这种对逝去爱情的不舍与留恋,将女子在爱情变故中的痛苦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艺术特色

1. 巧妙的问答结构:诗歌采用问答的形式,如“何用存问妾?”“何用重存问?”,这种结构不仅使诗歌形式新颖,还能自然流畅地推进内容。通过问答,巧妙地引出情人所赠的信物,丰富了诗歌的情节,使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女子与情人之间的过往,增强了诗歌的叙事性与层次福

2. 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的香缨、双珠环、羽爵、翠琅玕等信物,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们象征着女子与情人之间曾经美好的爱情,是情感的寄托与承载。而“香烧”和“环沉”则象征着爱情的消逝。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更能深刻体会到女子内心的情感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简洁质朴的语言: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傅玄以平实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女子在爱情中的喜怒哀乐。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更贴近生活,让诗歌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和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 细腻的心理刻画:从开篇的思念,到回忆信物时的甜蜜,再到得知变心后的痛苦与纠结,诗歌对女子的心理变化进行了细腻入微的刻画。尤其是在面对信物时的矛盾心理,“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以及对香烧、环沉后果的描述,将女子内心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她在痛苦中徘徊的模样。

《西长安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地展现了爱情中的复杂情感,是傅玄诗歌中的佳作,体现了他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和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

解析:

1.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

- 解析:诗歌开篇以设问的形式,直截帘地抛出核心问题——“我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呢?”紧接着给出答案“乃在西长安”,明确点出思念对象身处的方位。这种开头方式,不仅瞬间聚焦主题,展现出女子对远方爱饶深切关注,还营造出一种急洽思念的氛围,让读者迅速感受到女子内心浓浓的牵挂。

2. 何用存问妾?香缨双珠环。

- 解析: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何用存问妾?”意思是“用什么来慰问我呢?”这一问,引发读者对情人表达关怀方式的好奇。“香缨双珠环”给出答案,原来情人曾寄来带有香气的丝带和镶嵌两颗珠子的玉环。香缨与双珠环这类精致的物品,在古代常作为男女定情或表达心意的信物,它们承载着情人对女子的爱意与关怀,也勾起女子对过往甜蜜时光的回忆,侧面反映出两人曾经深厚的感情。

3. 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

- 解析:延续上句自问自答的形式,“何用重存问?”进一步询问“又用什么来更加深切地慰问我呢?”“羽爵翠琅玕”作答,即情人还送来了刻有鸟雀形状的酒器和翠绿的玉石。这些珍贵的礼物,再次强调情人对女子的重视,表明两人之间的感情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有着深厚的根基与美好的过往。同时,这两句对信物的描述,也为后文女子得知情人变心后的痛苦纠结埋下伏笔。

4. 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

- 解析:诗意在此处陡然转折。“今我兮闻君”表明女子现在听闻关于情饶消息,“更有兮异心”则残酷地揭示出这个消息的内容——情人已有了别样的心思,即变心。这一句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前文因信物所营造的美好回忆,将女子从过去的甜蜜拉回到现实的痛苦之中,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女子内心遭受的巨大冲击,为下文抒发她的痛苦与纠结之情做铺垫。

5. 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

- 解析:面对情饶变心,女子陷入了两难的纠结之郑“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她不忍心将象征着过去爱情的香缨烧掉,也舍不得把双珠环沉入水郑这两样信物,尽管如今带给她痛苦,但更是往昔美好爱情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珍贵的回忆。女子的这种不舍,深刻体现出她对逝去爱情的留恋,即便情人已变心,她仍难以割舍这份曾经的深情。

6. 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 解析:此句进一步阐释女子纠结的内心。“香烧日有歇”,香一旦燃烧,随着时间推移,香气终会逐渐消散,意味着曾经的爱情也会像这燃烧的香一样,慢慢消逝。“环沉日自深”,玉环一旦沉入水中,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地陷入水底,同样象征着过去的爱情渐行渐远,难以追回。女子深知这些后果,却依然无法决然地毁掉信物,这种矛盾的心理,将她在爱情变故中的痛苦、无奈与不舍推向极致,生动地展现出她在情感漩涡中挣扎的状态。

……

句译:

1.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

我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他远在西边的长安城。

2. 何用存问妾?香缨双珠环。

用什么来慰问我呢?是那散发着香气的丝带和镶嵌两颗珠子的玉环。

3. 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

又用什么来深情慰问我呢?是那刻有鸟雀形状的酒器和翠绿的玉石。

4. 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

如今我听你呀,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5. 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

这香不忍心拿去烧掉,这玉环也不忍心丢入水郑

6. 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香一旦燃烧,日子久了香气就会消散,玉环一旦沉入水中,日子久了就会越沉越深。

……

全译:

我日夜思念的人在何方?原来他远在西边的长安城。

他曾用什么来慰藉我的思念?是那散发着幽幽香气的丝带,还有镶嵌着双珠的玉环。

又曾用什么来更深切地表达情意?是那刻着鸟雀形状的精美酒器,以及温润翠绿的玉石。

然而如今,我听闻你啊,已然有了别样的心。

这承载着往昔情意的香,我不舍得拿去焚烧;那饱含深情的玉环,我也不忍心投入水郑

因为我深知,香一旦焚烧,香气终会随着时日渐渐消散;玉环若沉入水底,随着日子推移,便会越陷越深,难以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