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言情网 > 玄幻魔法 > 寒天纪初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灯节
    三千州中部的一座无名城里,雨革月和慕寒在街上慢慢地走着。

    雨革月穿着朴素的青衣,戴着面纱,但因为她本身的气质,在这城里依旧显得不落凡俗。而慕寒一身利落的白色长衫,重新长出的黑色长发束在脑后,气度也是不凡。

    两人收敛气息之后,就像出游的公子和姐,虽然低调,但也时不时会引来别饶注目。

    不过两人也并未太在意。

    慕寒有些出神,望着脚下的青石砖叹了一声,道:“来,都一年了……”

    一年。

    从水州绝望地离开,到了那极寒冰地封印了母亲,而后便是漫长的凝练阴阳珠的时间。

    这一年,是慕寒修炼的第三个年头。

    三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慕寒发现,一时间自己竟无法完全细数。

    慕寒看向雨革月,道:“这一年里我都在修炼,而你都一直陪着我……”

    雨革月一脸淡漠,未等慕寒讲完便轻轻别过头去,淡淡地道:“闭嘴。”

    慕寒无语。

    有时候,他觉得雨革月真的不近人情啊……

    这般想着的时候,雨革月清冷的声音传来:“我们有那么陌生吗?”

    慕寒微微一愣,旋即失笑摇头。

    “原来,你是这个意思啊……”

    慕寒明白了。

    雨革月是觉得,这样的话太生分了。而且,口头的感谢也无任何实质意义。

    “也是。”

    慕寒一笑,牵起雨革月的手,向前走去,口中道:“革月,你相信吗?以后有一,我会送你一样世间绝无仅有的事物,作你的礼物。”

    雨革月感受着掌心的温度,轻声道:“是什么?”

    慕寒摇了摇头,淡笑着道:“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它应如上皓月般皎洁无暇。”

    “的那么好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雨革月淡淡地回道,但慕寒却是听出了她言语中的一丝喜悦。

    慕寒也没有再什么,只是心里将之记下。

    慕寒还记得自己有个承诺,但是是对若曦的。

    那时自己带走了青雨剑,师姐有些不舍。在一些情愫的作用下,自己对师姐,以后要为她铸兵。

    “师姐,两年不曾见到你了,你还好吗?”慕寒心道。

    对于师姐,慕寒是有些亏欠的。

    自己也许是师姐唯一打开了心扉的人,却不能再守望师姐下去了。

    “下次见到师姐,要把一些话讲清楚了。但……”

    慕寒忽而有些心乱。

    “我要吃那个。”雨革月突然道。

    慕寒抬头,见雨革月看着街边的一个吃食,是竹签串起来的糖油果子。

    这还是他第一次雨革月想吃东西了。

    心里轻叹一声,慕寒压下杂乱的心思。总之……珍惜眼前人吧。

    “我去买。”慕寒对着雨革月微笑了一下,道。

    雨革月望着慕寒的背影,在原地等着。

    她是想尝尝那个看起来挺好看的吃的,但实际上,刚刚她察觉到慕寒在出神,她的第一直觉觉得要打断慕寒的思绪。于是她就做了。

    她大概能猜到慕寒在想哪方面的事情。

    她不是没想过自己在遇到慕寒前后者是否有自己的情感生活,但她不在意就是了。因为对她来,她的情感生活里只有慕寒一个。

    “给。”

    慕寒回来了,拿着两串糖油果子,递给了她一串。

    雨革月接过,轻轻撩起面纱,贝齿在果子上咬了一口,皱了皱眉。

    “太甜了。”

    旋即,雨革月手中的糖油果子便塞回了慕寒手郑慕寒看着上面的牙印一时沉默。

    “别浪费了。”雨革月淡淡地了一句,就向前走去。

    慕寒苦笑了一下。

    为何……自己突然摸不清雨革月在想什么了……女人心,海底针啊……

    ……

    今似乎是什么节日,到了夜晚,大街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慕寒问了一下,才知道这个节日是城特有的,叫灯节。

    传,在很久很久的战争年代,城里有一对青梅竹马。因为战争,少年的父亲死于战争,母亲不久后离开人世。少年没有办法,被迫从戎,从此走出了城。离开前,他跟少女约定,每月都会给她写信,如果可以的话,一年会回来一次。

    军中艰苦,但在进入军中以后,少年展现出了很强的修炼赋。因为在一次战争中舍身救下了一位大人物,虽然失去了左臂,但得到了器重,地位不断提高。很快,少年变成了青年,也成了将军。

    赋强、地位高、样貌好,无数女子倾心这位年轻将军,但青年始终保持本心。就和当初跟少女约定的那样,青年会给她写信,每次回到城的时候,都会给她带上美丽的衣裳。可他没有向她表过白,因为他知道,在战乱没有平定前,他不能给她一个稳定的未来。

    果真如青年猜测的那样,酝酿已久的战争爆发了,他要去远方,不知归时,不知归路。青年一去不复返,此后再无音讯。而她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女孩也是绝色,无数青年才俊向她提亲,都被她一一拒绝。她只会守着空闺,想象着他在远方里征战。

    有一,她突然想起青年临走时的话——不知归时,不知归路。于是,她开始折纸灯,在黑夜里放飞,一盏又一盏,希望给青年照亮回家的路。所以到了夜晚,只要城里的人只要抬头看,就会看到一盏盏灯飞向夜空,发出比星辰还温暖柔和的光。

    这便是灯节的由来。

    “后来呢?”在听一位中年大叔讲完这个传后,慕寒问道。

    中年大叔哈哈一笑,道:“后来?你觉得后来怎么样了?”

    慕寒一怔,轻轻叹了一声:“终究是个凄美的故事。”

    中年大叔拍了拍慕寒的肩,眼神示意了一下站在慕寒旁边一身青衣的雨革月,笑道:“故事只是故事呀,别忘了身边这位啊。”

    中年大叔凑到慕寒脸前,挤眉弄眼地道:“传里那位可还没洞房过,我看你们二人关系不浅、心意不差,早点……嗯?”

    慕寒的脸皮有点挂不住了。

    他偷偷看了一眼雨革月,后者一脸淡漠。不过……大叔的话,雨革月应该是听得到吧?

    “咳咳,多谢好意……我们先走了……”慕寒尴尬不已,向大叔抱了抱拳后走到了雨革月身边。

    大叔依旧热情,挥了挥手道:“难得遇上我们这儿的灯节,好好玩儿啊!”

    慕寒连点两下头,拉起雨革月就走。

    “真好啊……”雨革月轻声道。

    慕寒朝雨革月看去。

    她正微微抬着下巴,望着那漫的纸灯。那一盏盏纸灯如同星辰,倒映在她眼中仿佛一片星空,而她的银眸,是那明月。

    慕寒看得有些痴了。

    “又真傻……”雨革月幽幽地道。

    “傻什么?”慕寒回过神,问道。

    “那女孩真傻。”

    “是啊,真傻。”慕寒低低地应了一句。

    不傻,就该知道青年多半死了。不傻,就不会折着纸灯了。

    “但是……”慕寒和雨革月不约而同地道。

    慕寒看向雨革月,后者也向她看来。

    雨革月的声音很轻,但慕寒却听清了。

    她:“他值得她为他那么傻。”

    慕寒低下了头,笑了。

    身边有两个孩子手牵着手跑过,一男一女。女孩望着男孩,边跑边喘着气:“我们快去那大桂树下绑红签,听挂得越高越灵验呢!”

    慕寒嘴角浮起一丝笑容,道:“我们也去吧。”

    雨革月却是摇头,道:“不,我要先放灯。”

    慕寒失笑,道:“好好,依你。”

    慕寒这有些宠溺的语气让雨革月素来平的脸颊微红。她扭过头去,不让慕寒看见。

    此刻,灯火闪烁,城里一派美好的景象……